Email:jjys902@163.com
大家好,我是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17级硕士马绍雄,现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徐斌教授三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的严格要求,同时也要感谢院里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教导和帮助,很荣幸能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这篇经验贴无法教你如何成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教你少走弯路。
这篇经验贴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为什么读博?选择学校和导师?怎么增加自己上岸的筹码?是否需要联系导师?怎么联系导师?怎么备考?
为什么读博这个问题见智见仁,每个人想法不一,就我而言,我最开始决定读博源于两点:一是我尝试写了下学术论文,感觉自己在学术方面努努力也不算差;二是对知识真理渴望和追求,但是后来自己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追求知识真理对我太不切实际。因此,我动摇了,不知道要不要考博,但后来左思右想既然做一件事就做好,人这一辈子总要趁年轻做点什么,之后就硬着皮头撑下来了,最后幸运上岸。
怎么选择学校和导师?如果你已经决定好了将一生奉献给科研,那么导师的重要性大于学校,你完全可以在本校找一个博导(学校实力并不与博导水平成正比);如果你还是不确定是否将一生都献给伟大的科研事业,那么我建议你优先考虑学校,毕竟“双一流”高校平台大一些,机会多一些。至于选择什么地方的学校和什么方向的导师,就看你自己的偏好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了。
怎么增加自己上岸的筹码?很简单,就是多看、多想、多写。现在申请考核的大环境下,没有文章不可能进名校。那么怎么写呢?在科研起步阶段,你基本上没有能力确定研究方向,所以就要跟着导师好好进行科研,多和导师、同学交流(这点我做的也不够好,但是真的很重要)。至于如何科研我就不展开了,毕竟院里的老师比我懂多了。
是否需要联系导师?这个也非常重要,之前我在考博过程中也经常纠结要不要联系博导。我的建议是肯定的。在申请考核的大环境下,博导对选择学生的权利非常大,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联系博导(就算别人完全不理你,反正邮件联系我又不损失什么)。首先,作为双向选择,你选择他,就应该告知对方你的选择——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其次,联系导师,其本身就是沟通能力的表现;最后,在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全面审视自己,凝练自身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日后不管从事什么有自知之明总是好的。
怎么联系导师?最好的方法通过你的老师或者同学引荐或者介绍,这样交流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几率更大。如果不具备以上的条件,那么就自己用邮件联系吧。那么是每个学校只联系一个老师吗?对于名校,我建议如果成果不是很出色,可以尝试同时联系多个导师,因为其中应该会有很多导师不理你,运气好才会有导师愿意理你;如果你成果出色,那每个学校只联系一个老师。
怎么备考?现在申请考核并不代表不用考试,最可怕的是许多学校通过学生简历筛选直接让一大部分人连参加笔试的机会都没有,笔试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南京大学来说,南京大学首先对报考者材料进行审核,一部分人能进入笔试环节,笔试分为三门:英语、专业课一(高微高宏)、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定)。笔试之后,按笔试成绩以1:2的比例进入面试。最后,按一定权重计算笔试面试总成绩,进行排名确定录取人员。我的备考建议如下。
1、一定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学好英语!无论笔试面试,英语都非常重要。我本身英语底子不好(六级没过500),但是考博期间疯狂学英语,疫情在家每天学习英语时长在六小时以上。虽然现在还是哑巴英语,口语听力都一般,但是阅读能力大幅提升,看英文文献速度显著提高。作为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是基本要求(不得不承认国外的经济学类文献就是前沿一些)。
2、高微高宏,多看书多做题,课后习题最少刷两遍,对于错题一定要经常思考总结,熟能生巧。推荐两本书:圣才考博真题详解(宏微观两本),涵盖范围很广,知识点覆盖很全。专业课方面多在网上找资料、去淘宝买资料、找学长学姐买资料。
考博不像考研更不像高考,相比于高考、考研,考博更注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公平性也略低。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永远不知道你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且问题并不在你身上,所以对自己宽容一点。很多时候不要将失败归因于自身,就当是“随机冲击”,心态放好,相信自己!愿优秀的学弟学妹们心想事成,在院里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丰收硕果,也祝愿学院越来越好!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联系电话:(0791)83816902
Copyright© 2015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联系 jjys902@163.com